素有“文獻名邦”美譽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,悠久的歷史和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早已經是名滿天下。讓大理培訓小編帶您了解大理的非遺傳承;凡是去過大理的人,在欣賞蒼山洱海美景時,一定會對那里的白族扎染、白族大本曲、白族甲馬等白族傳統文化遺產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在人們日漸重視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的今天,這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工作進行得怎樣呢?
大學畢業的楊亞輝介紹起了她媽媽和她開展白族剪紙與刺繡的情況。原來,楊家一直就有剪紙、刺繡的傳統,曾祖母擅長剪紙、刺繡,祖母楊先琦的剪紙更是享譽鄉里,聰明伶俐的楊亞輝和媽媽一道,在大理市旅游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等部門的幫扶下,不但學會了楊家傳承下來的剪紙式樣和刺繡技巧,還根據當前青年人的喜好進行創新設計,并開始借助移動互聯網進行營銷,使楊氏剪紙刺繡得以發揚光大。
近些年來,大理市通過加強對民族文化傳承人的培養、培訓,努力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。
為了更好地傳承泥塑手藝,2016年他創辦了趙州泥塑工作室,2017年又創辦了大理非遺泥塑傳習館,帶徒200多人,將泥塑技藝傳播到了社會各地。
近年來,大理市已舉辦白族扎染技藝傳承培訓班、白族民居彩繪傳承培訓班、白族三道茶傳承培訓班、洞經音樂傳承培訓班等12期,共計培訓學員350多人。如今,白族扎染、白族大本曲、白族甲馬等多處傳習所,大理石、白族刺繡、白族剪紙等多處展覽館,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,在蒼洱大地形成了一道道美麗的人文景觀。依托快速發展的旅游產業,白族扎染、白族甲馬、白族刺繡、白族剪紙、白族三道茶等各級非遺項目,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游客紛至沓來,以前的購物式銷售轉變為體驗式銷售,非遺產業的社會經濟效益明顯增強。據統計,截至目前大理市共扶持各類非遺項目傳承基地12個,共爭取到各級各部門扶持資金近500萬元。
令人高興的是,這些保護舉措已經收到了明顯成效。根據大理市旅游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的統計,截止到2018年8月,全市共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61項,其中:國家級7項(白族扎染技藝、白族繞三靈、大理三月街、白族民居彩繪、白劇、下關沱茶制作技藝、白族三道茶)、省級15項、州級16項、市級23項。共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02人,其中:國家級3人(白族繞三靈代表性傳承人趙丕鼎、白族民居彩繪代表性傳承人李云義、白族扎染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段銀開)、省級14人、州級21人、市級64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