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理彌渡寅街鎮地處彌渡縣中南部,集壩區、山區、半山區為一體,東與祥云縣毗鄰,南與苴力鎮和密祉鄉接壤,西連巍山縣,北接彌城鎮,鎮政府所在地寅街距縣城10公里,2000年撤鄉設鎮,毗雄河和毗雌河交匯于境內,國道214線貫穿全境。居住有漢、彝、白三個主要民族。接下來由
大理彌渡景點推薦小編為您介紹大理彌渡寅街鎮。
寅街鎮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,夏無酷暑,冬無嚴寒,年平均氣溫為16.2℃,海拔1659米,年降雨量750毫米,常年主導風向西南風,年平均風速為2.4米/秒。氣候溫和,土地肥沃,水量充足,適宜各類農作物生長,是彌渡縣有名的噸糧田,也是滇中現代化農業示范區。2005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28383.1萬元,農民人均純收入1859元,財政總收入239萬元,糧食總產17307噸,農民人均占有糧食370公斤。寅街鎮黨委、政府抓住機遇加快發展,在穩步推進烤煙、亞麻、乳業、蠶桑、無公害蔬菜五大支柱產業培植的同時,狠抓地方經濟發展,開拓市場,培育地方財源,發展地方財力,全鎮現有私營企業8戶,個體工商戶877戶,從業人員3180人,2005年鄉鎮企業營業總收入28880萬元。社會安定,人民安居樂業,經濟社會協調、持續、快速發展。
寅街鎮境內礦藏資源豐富,有鉬、銅、硅和取之不盡的石灰石、石英石、石膏、高嶺土,還有無窮豐富的西山煤炭資源。有大量可供燒磚制瓦的壤土及機制紅磚的頁巖和優質河沙、山沙等建筑材料。彌渡縣龐威水泥廠建在寅街鎮觀音山村轄區內,東山建有30多個采石場,100多個石灰窯以及20多個石灰粉、石灰膏加工廠,源源不斷地向縣內及周邊縣市提供建筑材料。
寅街鎮地靈人杰、人才輩出,早在清代就涌現了龔渤、龔亮、龔錫鼎、師向忠、師范、師道南、李菊村等一大批文化名人,他們“生有文章驚宇內”。彌渡“文獻名邦”的美稱,有著他們不可磨滅的功勛。寅街集鎮建設上不斷增加投入,多方籌措資金,硬化了主要街道,加強了集鎮環衛和綠化工作。鄉村集貿市場發展較好,現有寅街、大莊、武邑、下邑村、河東村、觀音山、勤勞小河口等7個集貿市場,極大地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。隨著國家重點工程祥臨公路的開工建設及果河公路建設即將啟動,必將帶動整個地方經濟,解決更多的剩余勞動力,增加農民勞務經濟收入。
寅街山川秀麗、景致迷人,素有“天氣渾如三月里,風花不斷四時春”的美譽。勤勞智慧的寅街人民,世世代代耕耘著這塊沃土,用它們的聰明才智和勤勞雙手創造了家鄉獨特的人文景觀,建在唐代的香山廟和白云寺已辟為公園,風景優美,氣勢雄偉。每年二月八為香山廟會,數萬人頭竄動,交頭跌足,熱鬧異常。每逢三元上旬的正月初九是白云寺廟會,到此地游玩可觀看“千頃梨花萬樹白,九重春色一庵云”的迷人景致。還有萬樹松蔭的天目山,桃花繽紛,小溪潺潺,梯田層層,山茶吐艷,蓮花峰繞云。建在茶馬古道上的西山林場,花果飄香,飛鳥啁鳴,牛羊成群,是休閑游玩的好地方。還有朵祜的龍神祠,寅街村委會的大龍潭、三太子等也具有獨特的風景資源,發展旅游業占有一定的優勢。
特色小吃
寅街黃粉
寅街黃粉的鮮,則主要針對其選料而言,這也是寅街黃粉保持幾百年純正的根本。做黃粉用的豌豆,以彌渡牛街、德苴無公害山地豌豆生產的淀粉為上品。寅街黃粉由豌豆淀粉和“淀粉渣”鍋巴兩大部分混合煮制而成,做好后須在當日吃,隔日則其色、香、味皆變。其嫩,則顯于其制作過程。“淀粉渣”鍋巴,用平底鍋烤制,其火候不宜過急過大,用小火慢烤,并且要不斷地把鍋巴碾平和碾薄,烤至略黃便可起鍋,一張張色澤金黃、香脆可口的黃粉鍋巴便是這樣烤制出來的。在煮制黃粉的過程中,將豌豆淀粉先用冷水勾兌成漿糊狀,再倒入鍋里煮制,邊倒邊攪拌,使其和鍋里的水均勻混合,要使黃粉鮮嫩,則還需加入一些調料,待到火候時,將鍋巴按比例放入拌勻,起鍋盛入“黃粉篩”, 色澤金黃油亮,營養豐富的黃粉就做好了。“爽”則是吃時,講究其佐料和黃粉的搭配,使其入口滑而不膩,讓黃粉和佐料的香味迅速擴散開來,滿口鮮爽,直至心脾。